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法学院特殊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回顾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4-30 点击量:

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不聋不哑,但却不爱说话;他们天真烂漫,但却孤独;他们像遥远的星星,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他们被孤立在人群之外,却也渴望像正常孩子一样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

为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将温暖和爱心传递到特殊儿童身边,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同时呼吁更多的人去了解、尊重、呵护孩子们,法学院志愿服务队于4月27日在北京市通州区兴博悦儿童康复中心开展特殊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在这里,30名志愿者与孩子们度过了充满爱意与关怀的欢乐时光。

康复托管中心坐落在小村里,四周是郊野。如若没有呼吸那片干燥的空气,没有看见那漫于空中的杨柳絮,没有被那片属于暖温带植被环抱,或许任何人都无法将它与北京联想到一块。然而,正是这样的地方,闪烁着默默无闻的老师们尽职尽责的爱护,流动着一批批社会志愿者远道而来的温情关切。

首先,踏进康复中心的大门,只见小孩子始终绕在院长和老师们身旁。大学生志愿者们来了,院长便热情地介绍起了康复中心的整体情况,包括建设、人员、生活等多个方面。而今天更为重要的主角,是这里的孩子们。院长说:“这的孩子大多低龄,出于基因缺陷或是后天变故,他们患上孤独症、听力障碍症、脑瘫智力延缓症、自残自暴症等,以至于难以形成恰当的自我意识,难以接受和感知外界。”

初步介绍基本情况后,在老师的组织下,志愿者与特殊儿童进行了互动交流。8位志愿者一起表演了他们在活动前精心准备的手势舞《一起向未来》,将那份对明天的期许用无声的语言传达到活动的空间。接着,全体志愿者们一起合唱,为孩子们献上一曲《让世界充满爱》,舒缓的节奏里包含关爱与深情。正如音乐中那句“深深地凝望你的眼,不需要更多的语言”……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孩子们都能听懂志愿者们歌唱的内容,但这份情真意切的告白定能带给他们温暖的感受。

随后,志愿者们还与孩子们进行了更近距离的接触。他们紧紧陪伴在孩子们身旁,剥开零食袋、剥开香蕉皮,小心翼翼地将它们递给孩子们。孩子们看着美味的食物,不觉露出灿烂的笑容,志愿者们看着孩子们,便也跟着不由自主地笑了。志愿者们把爱传递给孩子们,也感受到了来自孩子们纯真的爱意。

笑容是会传递的,正向的情感也定然会随之蔓延开来。之后,孩子们和志愿者们互相展示送给彼此的才艺。一个小男孩为大家演唱歌曲《童年》,志愿者们便跟着节拍挥舞着手臂;随着《你笑起来真好看》音乐响起,六个孩子们便一起表演了手势舞——志愿者们感受到了来自孩子们纯真的善意。紧接着,志愿者又一个个为孩子们演唱《隐形的翅膀》,并和孩子们一起合拍表演《感恩的心》手势舞。小小的环节将快乐无限放大,也浇灌着志愿者与孩子们心底的友谊之树。

最后,伴随着康复中心老师们的歌唱,一曲《明天会更好》将一切带向最初的美好期许。望着依依不舍的志愿者们,孩子们磕磕绊绊地用稚嫩的声音告别——“哥哥姐姐们再见,谢谢你们!”“再见!”

返程路上,脑海里回荡着“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但应该被感谢的真的是命运吗?或许命运并不总是公平的。那么,值得珍惜的其实是感恩的心。声声满载着真挚情感的道别,是为这次活动画上的最完美的句号。

康复中心中,孩子们的哭声、笑声、叫声是无时无刻不在的,我们很难理解一切产生的思路。但其实我们本来就是一样的——大家都是会情绪化的人,不同的思绪本也同时存在于我们的脑中。只不过我们的心是有边界线的,四周安着一扇扇稳固的门,把喜怒哀乐压在心底。他们的心则像是敞开的原野,没有边界,也没有一扇能锁住满溢情绪的门。我们呼吁减少歧视,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关爱特殊儿童,传播爱心善举,为孩子们带去更多的关怀和温暖。


此次志愿活动圆满结束,而对特殊儿童们的关爱未完待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