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12-22阅读(93)
课程名称:民事诉讼法
课程英文名称:Civil Procedural Law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
周学时:4学时
学分:4.0
开课系:法律系
开课对象:法律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
选用教材:《民事诉讼法》(第二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
《仲裁法学》(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2007年修订版),黄进 宋连斌 徐前权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预修课程:法理学,宪法,民法
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在内容体系结构的设计上,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借鉴和吸收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理论的成果;第二,围绕现有民事诉讼立法体系;第三,结合司法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具体的课程内容体系的结构为民事诉讼法总论、诉讼审理、非讼程序、执行程序、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以仲裁制度为核心)等部分。在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上,针对民事诉讼法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在采取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的同时,结合近年来课程创新的成果,引入部分案例教学。
《民事诉讼法(含仲裁法)》教学大纲
一、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我国法学界和实务界历来有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实体和程序的关系问题以及“程序正义”的问题越来越重视。而民事诉讼法作为最为重要和基础的程序法,在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中的重要性也日趋明显。
本课程的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法律专业的需要,对必修本课程的学生进行有关民事诉讼法以及仲裁法的基本原则、基础知识、基本应用技能的教育和培养,在教学中充分把理论讲解与我国现行法的规定和实务操作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较为熟练的运用基本理论和现行法的规定处理诉讼或仲裁过程中的程序问题。
二、相关教学环节
1、 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
2、 案例分析讨论课8学时。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每周4学时,共18周
主要内容:
引论 4学时
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3学时
第一节 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
第二节 民事之诉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第四节 民事诉讼法
第五节 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2学时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第三节 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第四节 法院调解自愿与合法原则
第五节 辩论原则
第六节 处分原则
第七节 检察监督原则
第三章 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3学时
第一节 基本制度概述
第二节 合议制度
第三节 陪审制度
第四节 回避制度
第五节 公开审判制度
第六节 两审终审制度
第四章 主管与管辖 3学时
第一节 民事诉讼主管
第二节 管辖概述
第三节 级别管辖
第四节 地域管辖
第五节 裁定管辖
第六节 管辖权异议
第五章 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2学时
第一节 当事人概述
第二节 当事人的认定
第三节 当事人主体资格
第四节 诉讼代理人
第六章 多数当事人 2学时
第一节 共同诉讼
第二节 诉讼代表人
第三节 诉讼第三人
第七章 民事诉讼证据 2学时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据在理论上的分类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第四节 证据保全
第八章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 3学时
第一节 证明对象
第二节 证明责任
第三节 证明标准
第四节 证明过程
第九章 法院调解和当事人和解 2学时
第一节 法院调解概述
第二节 法院调解的原则
第三节 法院调解的程序
第四节 法院调解书的制作
第五节 法院调解的效力
第六节 当事人和解
第七节 调解、和解与审判的关系
第十章 诉讼保障制度与程序 2学时
第一节 期间
第二节 送达
第三节 保全程序
第四节 先予执行程序
第五节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第十一章 诉讼费用和司法救助 1学时
第一节 诉讼费用
第二节 司法救助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5学时
第一节 普通程序概述
第二节 起诉和受理
第三节 审理前的准备
第四节 开庭审理
第五节 撤诉与缺席判决
第六节 诉讼中止与诉讼终结
第十三章 简易程序 3学时
第一节 简易程序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民事简易程序
第三节 简易程序的改革和完善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中的裁判 3学时
第一节 裁判概述
第二节 民事判决
第三节 民事裁定
第四节 民事决定
第十五章 第二审程序 2学时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概述
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与受理
第三节 上诉案件的审理
第四节 上诉案件的裁判
第十六章 再审程序 2学时
第一节 当事人申请再审
第二节 法院决定再审
第三节 检察院抗诉提起再审
第四节 再审案件的审判
第五节 再审程序的改革和完善
第十七章 特别程序 2学时
第一节 特别程序概述
第二节 选民资格案件
第三节 宣告公民失踪、宣告死亡案件
第四节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第五节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第六节 督促程序
第七节 公示催告程序
第十八章 民事执行总论 3学时
第一节 民事执行制度概述
第二节 执行主体与执行标的
第三节 执行依据与执行关管辖
第四节 民事执行程序通则
第五节 参与分配
第六节 执行竞合
第七节 委托执行与协助执行
第八节 对妨害执行的强制措施的特别规定
第九节 执行救济
第十九章 民事执行分论 2学时
第一节 各类执行措施概述
第二节 金钱债权的执行
第三节 非金钱债权的执行
第二十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2学时
第一节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概述
第二节 涉外民事诉讼的特殊原则
第三节 涉外民事诉讼的管辖
第四节 涉外民事诉讼的期间、送达
第五节 涉外民事诉讼的财产保全
第六节 司法协助
第二十一章 涉港、澳、台民事诉讼与区际司法协助 1学时
第二十二章 中国仲裁法概述 1学时
第一节 仲裁法的概念
第二节 中国仲裁法上的仲裁范围
第三节 中国仲裁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十三章 仲裁机构和仲裁协会 1学时
第一节 仲裁机构概述
第二节 仲裁委员会
第三节 中国仲裁协会
第四节 仲裁规则
第二十四章 仲裁员 1学时
第一节 仲裁员的资格条件
第二节 仲裁员的聘任与指定
第三节 仲裁员行为的性质及规范
第四节 仲裁员的责任
第二十五章 仲裁协议 2学时
第一节 仲裁协议概述
第二节 仲裁协议的内容
第三节 仲裁协议的效力
第四节 仲裁协议的无效和失效
第五节 仲裁条款的独立性问题
第二十六章 仲裁程序 4学时
第一节 仲裁当事人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三节 仲裁庭的组成
第四节 仲裁审理和裁决
第五节 简易程序
第六节 仲裁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比较
第二十七章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2学时
第一节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条件和理由
第二节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后果
第二十八章 仲裁裁决的执行 2学时
第一节 执行仲裁裁决的条件和程序
第二节 仲裁裁决的不予执行
第三节 仲裁裁决的中止执行、终结执行和恢复执行
第二十九章 涉外仲裁 4学时
第一节 涉外仲裁概述
第二节 涉外仲裁机构
第三节 涉外仲裁协议
第四节 涉外仲裁程序
第五节 申请撤销涉外仲裁裁决
第六节 涉外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
第七节 中国涉外仲裁中的报告制度
第三十章 中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 1学时
第一节 内地执行港澳台地区的仲裁裁决
第二节 港澳台地区执行内地的仲裁裁决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民事诉讼法》(第二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
《仲裁法学》(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2007年修订版),黄进 宋连斌 徐前权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张卫平著:《民事诉讼法》(修订版),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 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刘家兴、潘剑锋编:《民事诉讼法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杨荣新主编:《仲裁法学案例教程》,高等教育法学专业案例教材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版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教学将结合司法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学生成绩评定采用综合评定方法,其中平时成绩不超过60%,主要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表现,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笔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