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2025年4月16日, “初心·使命”辅导员工作室开展的以“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历程、原因与意义”为主题的讲座在新闻发布厅圆满完成。本次活动邀请了北京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王智超老师来校开展讲座,赵思斯老师主持讲座。

讲座正式开始前,赵思斯老师首先对在场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赵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北京大学博士生讲师团以及这次讲座的主讲人王智超老师。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序幕。

首先,王老师对“党内集中教育活动”进行概念界定,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发展脉络。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回顾,展现了党始终以思想教育为引领、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自觉。

其次,为何要进行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王老师总结以下原因:一是面临的问题倒逼。结合延安整风清理错误思想、新中国成立初期反对官僚主义、新时代以来纠治“四风”等事例,说明党始终以问题为导向加强作风建设;二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激烈。以苏联解体为警示,强调在市场经济转型和舆论格局变化中,防范外部思想渗透。同时,市场经济的影响与舆论格局的深刻变化也给意识形态领域带来巨大挑战;三是面临外部环境复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深度变革,这种复杂的外部环境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构成了全方位挑战,也成为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重要动因;四是人类认知的必然规律。王老师指出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是系统提升党员理论素养的必要途径。

第三,党内集中教育活动重要意义。谈及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王老师强调这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的伟大创举。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实践,它通过理论武装实现全党思想统一;作为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 “法宝”,它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作为引领时代的动力源泉,它始终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同频共振。

第四,学习建议与思考。针对青年学生的学习实践问题,王老师提出四点建议:一是精读经典原著,引用习近平总书记 “学原著、悟原理” 的要求,结合《毛泽东选集》等文献特点,指导大家学习方法;二是以党史会议为坐标,通过研读《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重要文献把握历史主线;三是坚持实践导向,强调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对于学术的研究不能只能停留在纸面,研究需要解决当下热点、痛点。四是放在历史长河中学习。王老师以改革开放为例,强调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才能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现场同学深受启发。
在互动提问环节,同学们就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建现状,作风建设的底层逻辑,党内集中教育的重点、目标演变历程以及如何用历史的观点解读当前美国关税政策等问题与王老师进行交流沟通。




最后王老师对现场同学们寄予希望:做一名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的共产党员!讲座在掌声中结束。

同学感言
参加此次关于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讲座,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建设与自我革新中的坚定决心。讲座系统梳理了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历史脉络,从延安整风到新时代的主题教育,展现了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始终以思想引领行动、以教育凝聚力量的优良传统。主讲人深入剖析了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强调其在应对复杂形势、提升党员政治素养中的关键作用,使我更加理解“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深刻内涵。作为大学生,我认识到理论学习不能停留于书本,而应转化为实践担当。主讲人提出的“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建议,让我深受启发。今后,我将以更主动的姿态学习党的理论,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责任。
——郑佳怡
通过王老师的分享,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次次问题,集中开展了党内集中教育活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问题的应急之智,吹响中国共产党“前进,前进,向前进”的嘹亮号角。党内集中教育活动不断指明正确道路,通过党内集中教育,确保全体党员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升凝聚力。关于党的历史有关的内容,它是一部不断自我革新、自我提升的奋斗史,确保了党前进的先进性和正确性。学习党的深刻思想,我们不仅应该多阅读原著,了解毛主席的深刻见解和思想本质,并将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放在历史的长河里学习。
——骆雨斌
这次讲座,王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从延安整风到新时代的主题教育,每一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都紧扣时代需求,推动党在思想、作风和行动上实现新飞跃。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感肩上的责任。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历程让我明白,理论学习必须与实践结合,才能真正内化为行动指南。未来,我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冷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