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至27日,中国国际法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与国际法研讨会在大连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国际法的地位和作用”,由中国国际法学会和大连海事大学联合主办、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承办。
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我院王孔祥教授向年会提交了学术论文“我国国家安全法的域外适用刍议”,并在主会场对议题二“加快推进涉外法治与中国式现代化”作主题发言。

在以“我国国家安全法的域外适用”为主题的发言中,王孔祥教授首先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中的发言,即“要加快推进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明确提出了该观点。同时,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涉外国家安全”一词被首次提出。以上内容,均说明了该主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既然提到法的域外适用,那么究竟要如何进行“法的适用”呢?王孔祥教授针对这一问题介绍了三条原则:以域内为主,域外为辅;以域内为基础,域外为补充;以域内为常态,域外为例外。以上原则均由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所决定,并体现在国家的司法主权领域。
王孔祥教授从狭义、广义两方面介绍了我国的国家安全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介绍了国内法域外适用的路径。狭义的国家安全法是指2015年通过的《国家安全法》,而在广义上,自2005年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起,有关国家秘密、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方面的法律均属于国家安全法。王孔祥教授由此进一步说明,我国的国家安全法尚未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王孔祥教授通过对比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在此问题上的不同解决方式,强调了我国主张以国际法为主推动法的域外适用的方式,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真正的公平与正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此外,王孔祥教授针对该主题指出了当下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给出了建议。强调要在重要立法中确立域外效力条款,并注重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健全国家安全法的实施机制,推动构建跨国法律协调机制。
王老师的论文和发言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关注,有力地扩大了我院的影响,有利于我国国家安全法域外适用方面的法律更完善、实施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