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法学院学生应邀参加涉外法治教育与实践国际青年学术论坛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7-03 点击量:
分享:

2025年6月20日,首届“尚合”文化节开幕式暨涉外法治教育与实践国际青年学术论坛在上海政法学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隆重召开。全国30余所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高校的学生代表以及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尚合青年”齐聚一堂,共话涉外法治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实践经验。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的研究生张子晔、刘雨琦与本科生张浩然应邀参会并做主题发言。

参会同学心得体会

张子晔:

   走出分论坛的会场,这场跨越疆界、与国际青年对话的学术论坛正式结束,而脑海中还回荡着各国青年学者思想碰撞的精彩场景。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研究生,这场跨越文化与法律的思想之旅不仅加深了我对涉外法治教育的认知,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将所学付诸实践,以及肩负起全球化时代法律人使命的重要性。

真正的国际法律人才应当是法律技术的专家、文化沟通的使者以及创新思维的先锋。在分论坛中,我们围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路径与挑战”展开探讨,来自国内外各高校的法治青年们分享了参加模拟法庭的经历、分析了在当前高科技和AI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聚焦点,最后由各专家学者进行总结和点评。

回望这次论坛,我深刻认识到涉外法治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方式和职业伦理的塑造。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在全球化语境之下,这种经验必须是跨文化的、多法域的。因此,作为青年法律学子,我们既要扎根本国法治土壤,又要具备国际视野,方能在未来的涉外法律服务中架起沟通的桥梁。这次论坛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期待我们将所学所思转化为推动中国涉外法治教育发展的实际行动!


刘雨琦:

   这场汇聚多元智慧的学术盛宴,令我收获颇丰,感慨万千。我进行了题为“Anchoring in Rules, Sailing with Cooperation: A Journey to Explore Marin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的发言。在准备发言的过程中,我深入研究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查阅大量资料,梳理学术观点,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思路。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我的学术研究能力,更让我对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当站在讲台上进行发言时,起初的紧张逐渐被学术交流的热情所取代。这次发言使我感受到了学术分享带来的成就感,也更加坚定了在涉外法治领域深入探索的信心。

通过此次论坛,我深刻认识到涉外法治教育与实践的重要性。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国际合作日益频繁,各类涉外法律问题层出不穷。只有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素养的法治人才,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而作为青年学者,我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为涉外法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尚合”文化节暨涉外法治教育与实践国际青年学术论坛,是我学术生涯中的一次重要经历。它不仅让我在专业知识上得到了提升,更在思维方式、学术视野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给予了我深刻的启发。我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在涉外法治研究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努力为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浩然:

在本次学术论坛中,我在分论坛一“走向世界的法学生: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挑战”主题下,以“Moot Courts: The International Legal Talent Pipeline”为题进行发言。我结合国关法学院涉外法治创新班的培养模式以及我自己参加各类模拟法庭竞赛的经历,阐述模拟法庭竞赛通过对国际法院、国际海洋法法庭等真实庭审以及企业合规、商务谈判等实务场景的模拟,综合考察法学生的研究检索、法律英语、文书写作、论述表达与团队合作能力,从而促成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借助本次发言机会,我倡导各位法学生积极参加模拟法庭与涉外竞赛,为今后应对实践中复杂的涉外法律问题打好基础;也呼吁法学院校一如既往地支持赛事举办和学生参与,从而为法学生增添更多历练自己的高质量平台。

在参与本次学术论坛的过程中,我积极向上合组织专家请教学习,与上海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的优秀同学交流讨论,和来自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的“尚合青年”一起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友好和睦的氛围为本次学术论坛增添了更多美好的回忆。

参加本次学术论坛并与全国法学学子共议涉外法治前沿议题的经历,令我切实体会到涉外法治教育与实践的重要性。能够在祖国涉外法治发展的进程中接受高水平专业法学教育,并为了实现国家伟业与个人理想而不断努力,我深感生逢其时、荣幸之至。我将以成为涉外法治人才为目标,通过不断增进专业知识与实务能力,为我国涉外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学院的三位同学还参与了“尚合”文化节主题活动,与全球各地的“尚合青年”一同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参观中国—上海合作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置身于上合组织,同学们在实践中拓宽了国际法律视野,切实感受到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国际关系学院积极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近日,国际关系学院正式挂牌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法学院同学参加此次涉外法治教育与实践国际青年学术论坛,不仅凸显着国关法学学子在涉外法治领域的深厚素养,更展现出中国青年法律人参与全球治理的使命担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