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物权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物权法
课程英文名称:Property Law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必修课
周学时:3
开课院系:法学院
授课对象:法学院本科生
先修要求:民法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建远著,《物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教材)
梁慧星、陈华彬著,《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参考书)
王利明著,《我国民法典重大疑难问题之研究》,法律出版社,2016年(参考书)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物权法理论相对艰深,与国家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息息相关,疑难和前沿问题较多。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致力于物权理论和规则的传授,更希望学生触类旁通,活学活用。
物权法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重要法律课程,对我国的社会生活和市场交易秩序影响极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深刻理解我国物权法律制度及实务现状,同时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为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本课程的历次授课均涵盖理论教学环节、案例剖析环节和实践应用环节。
学前准备:要求学生通读教材相关章节、参考资料和重要法规、司法解释,对课程内容有初步了解
教学内容和方式:理论教学环节以教材为基点,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提问为辅,不断强化理解记忆;案例剖析环节围绕预留教学案例展开,师生共同研讨,明确重点,搞懂疑难点;实践应用环节,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特别是争议较大的热点案例,布置思考题,鼓励学生自行研究,深入思考,课堂发言,教师点评。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大量案例的讲解和分析来厘清重要知识点,还将针对近年来物权法实务中涌现的重点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课外学习:课后安排参考资料的学习,强化学生对物权基本原理的深度理解,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一定的物权法实务技能,并配合国内模拟法庭比赛的选拔和训练。教师除课后答疑外,还通过微信、电邮等现代通讯方式与学生交流讨论。
四、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整体安排,本门课程的学时安排为45学时,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设。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物权、物权法及物权法学的概念、体系和基本原则,依次介绍和讨论物权的类型、客体及效力,物权的变动,物权的保护和占有,所有权总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诸用益物权,以及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诸担保物权。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方式采取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综合评估的方式,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平时考核包括口头提问、案例研讨、作业检查、书面检测等;期末考核采用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调查报告、研究型学习报告或其他法律文书等形式。
六、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法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特点,规定了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对教学内容、次序和学时分配等,可视具体需要作适当的调整。